怎样预防产伤与治疗
收藏在分娩过程中可因机械操作造成损伤,可发生于新生儿的各个部位及组织。大多数的产伤会自发性恢复,只有少数需要外科手术或是定期复健治疗,准爸妈们不必太过紧张。
1、颅内出血
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部分患儿虽未死亡,但可能留有后遗症。有损伤性和缺氧性两种。前者是在分娩过程中胎头严重变形,致脑膜撕裂,损伤静脉窦或静脉而出血,后者由于胎儿窒息及胎头受压,使颅内静脉淤血、缺氧,导致脑组织水肿及脑实质点状出血。
颅内出血的护理要点:绝对安静、头部稍垫高,观察≥3天;护理操作减少到最低限度。必要的护理集中一次做完,动作要轻柔。尽力减少搬动;严密观察面色、呼吸、哭声、呕吐及有无抽搐。喂乳时间适当延迟。若吸吮吞咽不好或频吐,可静滴10%的葡萄糖溶液,操作要熟练,避免过多刺激。
2、头颅血肿
头颅血肿是骨膜下血管破裂导致。使用胎头吸引助产多见,平产也有发生。位于新生儿头顶,单侧或双侧,有波动感,边界清楚,出生后1-3天可渐增大,不需处理,但要保护头皮不受损伤感染。4-5天后靠血肿本身压力新生儿凝血功能上升而停止发展,3-8周后逐渐吸收,少数机化后可终身存在。头颅血肿若过大,可因红细胞破坏产生胆红素而引起新生儿黄疸加重,应警惕核黄疸的发生。同时对过大的血肿严格消毒后抽出积血,加压包扎,给予抗生素和止血剂。
3、皮肤损伤
负吸术及平产均偶可出现头皮擦伤,臀位产可造成新生儿会阴部、阴囊、大阴唇皮肤擦伤及血肿。护理要注意损伤的清洁,并涂以红霉素眼膏保护皮肤防止感染。
4、胎头水肿
胎头水肿是胎头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在胎头通过产道时受压迫发生剥离引起,范围大小不定、不受骨键限制,这种产伤不需特殊处理,让新生儿保持安静,在24h内会自行吸收。
相关词条834
胎膜破裂 | 分娩镇痛 | 分娩阵痛 | 胎儿入盆 | 宫缩 | 假性宫缩 | 破水 | 见红 | 见红后多久生 | 产前阵痛 | 临产前胎动 | 头盆不称 | 宫口 | 入盆后胎动 | 宫缩乏力 | 胎儿不入盆 | 异常分娩 | 临产前见红 | 高位破水 | 分娩恐惧 | 产前征兆 | 产前阵痛怎么办 | 宫缩时间 | 羊水破了什么感觉 | 臀先露 | 骨产道异常 | 分娩前几天的征兆 | 规律宫缩 | 胎儿入盆是什么感觉 | 37周破水了多久会生 | 假临产 | 假性阵痛 | 开宫口 | 跨耻征 | 临盆待产 | 胎儿臂位 | 胎儿镜 | 胎方位 | 见红后多久会生 | 临产前见红后注意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