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抽搐在医学上称为高热惊厥,这主要由于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如大脑皮质的抑制功能差,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兴奋容易扩散而引起抽搐。一般来说,6个月至4岁的婴幼儿,尤其是经常感冒发烧的宝宝,更容易出现高温惊厥。抽搐的时候,多数发生于宝宝高热时,比如体温在39℃-40℃,持续时间比较短,约2-3分钟,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抽搐停止后,患儿也随之清醒。
临床上将小儿发烧抽搐(高热惊厥)分为简单型高热惊厥和复杂型高热惊厥。
一、简单型高热惊厥。
多见于出生后6个月至3岁体质较好的孩子,抽搐发作为全身性,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一般不超过10分钟,一日内仅发作一次,抽搐后孩子很快清醒,恢复知觉后昏睡,但神经系统无异常,抽搐发作两周内做脑电图结果正常。
二、复杂型高热惊厥。
多见于半岁以内或4岁以上孩子,一日内发作多次,持续15分钟以上、已有4次以上的高热惊厥,少数人非全身性发作,呈部分性发作(如单侧肢体抽风)。发作后有暂时性麻痹等神经系统异常。
预防小儿发烧抽搐首先要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可通过加强营养、经常性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提高免疫力功能的药物。
其次要预防感冒。天气变化时,要适时添减衣服,避免受凉;尽量不要到公共场所、流动人口较多的地方去,如超市、车站、电影院等,以免被传染上感冒;如家中大人感冒,需戴口罩,尽可能与宝宝少接触;每天不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家中空气流通。
家长还要及早发现孩子体温升高。婴儿时期的宝宝发烧频率高,家长要多加注意,特别要注意发烧中的宝宝的夜间护理,因为大多时候,宝宝的体温都是在夜间骤升的。
若宝宝出现高热,家长要积极帮助其退热。退热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物理退热;二是药物退热。
物理退热包括:
1、温水擦浴:水温应微高于体温,主要擦洗小儿的手心、足心、腋下、腘窝、腹股沟等处,但时间宜短,以防再次受凉,加重病情。
2、温水浴:水温约比病儿体温低3—4℃,每次5—10分钟。很多家长认为小儿发烧就不能洗澡,其实,恰恰相反,给宝宝洗个温水澡,可以帮宝宝降温。温水浴适合所有发烧的宝宝。
若使用药物退热,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相关词条
2岁宝宝发烧怎么办 | 3岁宝宝发烧怎么办 | 发烧吃什么好 | 小孩高烧不退怎么办 | 小孩发烧38度怎么办 | 兵兵退热贴怎么样 | 八个月宝宝发烧 |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 小儿咳嗽是什么 | 小儿咳嗽的原因 | 小孩咳嗽吃什么好的快 | 咳嗽偏方 | 宝宝咳嗽吃什么药好 | 孩子咳嗽老不好 | 小儿过敏性咳嗽 | 小儿夜间咳嗽 | 风寒咳嗽 | 喉咙痒咳嗽怎么办 | 咳嗽有痰吃什么好的快 | 肺热咳嗽 | 宝宝咳嗽有痰怎么办 | 咳嗽能吃鸡蛋吗 | 小儿喘息性咳嗽 | 宝宝干咳 | 宝宝咳嗽有痰 | 小儿肺热 | 小儿咳嗽食谱 | 佝偻病是什么 | 佝偻病缺什么 | 佝偻病的症状 | 佝偻病的检查 | 佝偻病能治好吗 | 佝偻病吃什么 | 预防佝偻病 | 佝偻病的早期症状 | 佝偻病的治疗 | 佝偻病后遗症 | 风寒感冒症状 | 宝宝伤寒 |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区别 |